关于饮用水中要不要含矿物质存在着很多的争议。比如有人认为,水不过是为了解渴,水里含不含矿物质又有什么关系?在这些人看来,人体需要的只是纯粹的H2O,巴不得水越纯净越好。
又比如有人认为,水中矿物质的含量很低,对人体来说微不足道,而且水中的矿物质能否被人体吸收还是个问题呢。因此,通过食物来满足人体对矿物质的需要,才是正途。那么,水中矿物质到底起什么作用呢?矿泉水的保健作用是否仅是矿物质的作用?水中矿物质的含量是否愈高愈好?在纯净水中人为地加入人工配制的矿物质与水中本身所具有的天然矿物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是否相同?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楚和科学的认识。
从近代生物化学、生理学、量子化学、结构物理学及生物进化等科学领域的理论及其研究成果证明,水中矿物质尤其是水中天然矿物质对人体生命与健康来说是不可缺少的,水中的矿物质不能用食物中的矿物质来取代。
这是因为,人们饮用的水是水溶液,而不是溶剂或溶质。从生命的起源、演化、生存来看,生命起源于水溶液。
1.水中矿物质是人体的保护元素。美国矿物质新陈代谢理论权威专家约翰·索仁森博士认为,新陈代谢的主要金属元素与非主要元素的比例会受到水中主要元素的影响,如果所需的主要元素得到满足,非主要元素就很少或不会被吸收,而是被排泄掉。
2.水中矿物质不但起到营养功能作用,而且水中的钙、镁等离子对保持水的正常有序构架、晶体结构起了很大的作。
3.人体要注意酸碱平衡。人体的血液呈弱碱性,需要含有矿物质的弱碱性水来进行平衡。若去除了水中的矿物质,水的pH一般都在65以下,呈弱酸性或酸性,且水愈纯净,酸性越强,则会破坏人体的酸碱平衡。
4.水中的矿物质呈离子态,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比食物中的矿物质吸收快。通过同位素测定,水中矿物质进入人体20分钟后,就可以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台湾学者的实验更进一步证明,水中天然矿物质元素比人工添加的矿物质元素吸收快,吸收率高。
5.水中的矿物质,可以满足人体每日矿物质需求量的10m%-30%现代医学发现,人体含有60多种元素,其中氢、碳、氮、氧、钠镁、磷、硫、氯、钾、钙11种为必需常量元素;而铁、铜、锌、钻、锰铬、钼、镍、钒、锡、硅、硒、碘、氟14种为必需微量元素;另外,可能必需的元素还有:锶、铷及硼等。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其他微量元素对于人体的营养或生理作用还将被发现。
—— 摘自(@李复兴教你喝好水/ 271 页)